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思考与建议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意义)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教育工作者、家长与学生都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与教育呈现的问题出发,在高职文化建设背景下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生;就业压力;文化建设

一、高职学生当前主要的心理问题

根据scl-90心理症状自测表对河南地区的3000名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呈现出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并且人数不断上升。而其中有48%的高职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有10%的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

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扰
  2. 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引起的不良心理问题
  3. 恋爱受到的引发的心理问题
  4. 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心理问题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在高职院校中效率不高。具体问题表现在:

  1. 教育理念落后,重视不足
  2. 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单一
  3. 教育方法陈旧,缺乏互动性
  4. 教育队伍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
  5. 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效果难以衡量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思考与建议

1. 转变教育理念,提高重视程度

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2. 优化教育课程,丰富内容

根据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重,丰富教育内容,既要涵盖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也要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等实用内容。

3. 创新教育方法,增强互动性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如讲座、讨论、角色扮演、体验式活动等,增强教育的互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教育效果。

4. 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师资力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选拔专业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5.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衡量教育效果

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效果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成效。

6. 营造校园文化,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文化节等,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文化氛围,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积极寻求帮助。

结语

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与学生共同努力。通过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课程,创新教育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评价体系,营造校园文化,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才能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上一篇:健康教育目标的三个领域 (健康教育目标人群)
下一篇:国家体育政策 (国家体育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