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一、智力正常

智力是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智力发育正常,能顺利开展学习和生活。

二、有正确的自我观念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他们能客观、恰当地自我评价,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他们能正视现实,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寻烦恼。

三、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他们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他们能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不以此为负担。在遇到困难时,他们能努力克服,争取新的成就。

四、善于交往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乐群性,有人际关系交往的欲望。他们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互助。他们对人善良、诚恳、宽容、公正、谦虚有爱心。

五、情绪稳定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活泼、快乐的状态。虽然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或不幸,他们也会有悲、忧、愁、怒、烦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悲观不可自拔的体验中,更不会因此而轻生。他们善于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随时排解各种烦恼,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

六、人格健全

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协调统一之中,有正确的人生观。他们乐于生活、学习,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办事机智果断,表里如一,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七、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响或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正常的学习生活。他们能驾驭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他们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随时可排泄影响学习和健康的情绪困扰,消除各种焦虑、紧张、恐惧、烦恼等情绪现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八、热爱生活、热爱集体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学习生活,积极投入有乐趣的生活中,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和对国家有意义、有价值。他们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事有意义的事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承担社会义务,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

九、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其认知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征等心理特点以及行为表现应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与其充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保持一定年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十、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他们能够根据客观的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在暂时无法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能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并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上一篇:国家体育政策 (国家体育政策文件)
下一篇:健康保险共保比例条款中按累进比例 (健康保险共保比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