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造健康审美观和情趣的指南 (培养创造健康人的能力)
美育是培养孩子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础工程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呢?
1、美化孩子的家居环境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最好先从孩子的身边做起,要做的第一点是美化家庭环境,让孩子处在一种秩序井然、窗明几净、空气清新的状态下,爱美之心就会悄然生长。反之,家中杂乱无章,给孩子的印象是粗俗的,这种粗俗的环境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也会培养孩子粗俗的心灵。
一个美观、优雅的居室,就是一幅百看不厌的风景画,即使是简陋的房舍和家具,只要搭配得当,放置合理,干净整齐,也能给人以雅致的感觉;反之,即使是高档的房舍和家具,如果布局杂乱,胡乱搭配,也会给人以俗不可耐的感觉。
家居布置、家庭环境美化,实际上体现着人的修养。居室环境对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家长应帮助孩子创设一个简洁、朴实、和谐、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的个人空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孩子的审美意识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强化,情操也会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
2、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大自然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美育教材,是美育的源头活水。大自然能够给人以心灵的愉悦,生命的滋润。那如水的月光,碧绿的原野,涓涓的溪流,柔和的垂柳,使人感到安静舒适;那汹涌的大海,奔腾的江河,巍峨的高山,使人心旷神怡。
自然界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都具有美的特质,因而都是审美的对象。我们应当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它的温馨,感受它的灵气。一个失去童趣的孩子,必然早熟,早熟就是生命过早失去弹性,过早定型,早熟必然早衰。早熟就是过早社会化,过早进入成人世界,儿童也因此过早失去天真与好奇,失去活力和想象力。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他们没听过鸟叫,不认识黄鹂和白鹭,自然体会不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春光明媚之美;他们没到过山村,没见过烧柴做饭,没听过鸡鸣犬吠,自然体会不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闲静恬淡之美;他们没见过长江黄河,自然体会不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壮之美。
家长们,老师们,带我们的孩子到公园去吧,到田野去吧,去看一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看一看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无论是小桥流水的优雅情趣,还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无论是朝阳初升时小草上的一滴露珠,还是暮色降临时原野的一缕炊烟,都会使我们的孩子在大自然中受到审美的熏陶。
3、引导孩子发现和感受现实生活之美
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就是让孩子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美,进而产生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欲望。现在不少孩子小小年纪便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什么都没劲,一遇到挫折便唉声叹气:没意思,活着真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到生活中的美。
罗丹说:生活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应让孩子懂得,生活的美就在生活本身。巍巍在他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有一段话: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在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的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傍晚的村头,吹着横笛骑牛归来的牧童,一张张淳朴憨厚的脸庞上挂着满足的微笑;村民们在老树下纳凉,老人们在讲述着那古老的传说;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嬉戏;抽着旱烟袋的老人在对弈;亲密的三姑六嫂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说着悄悄话;欢快的小河两岸坐着一对对唱着情歌的青年男女……这就是生活的美!
4、让文学和艺术滋润孩子心灵
对孩子进行民族文化熏陶的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让孩子阅读中国古典诗词。可以这样说,唐诗宋词,是引导人们走进中国文化殿堂最好的入口。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象,会让孩子对美有一种直观的感受。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诗句中所描绘的意境,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欣赏名家作品;也可以让孩子参加音乐、绘画等艺术培训班,让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观和情趣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上介绍的方法,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培养。相信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有品位、有创造力的人。